首页

女王馨雨

时间:2025-05-22 17:14:23 作者:员工拒绝出差引纷争,为何“官司”有输有赢 浏览量:31295

  中新网江西南城11月13日电 题:江西南城:“90后”小伙创业记 米粉搭上电商“顺风车”

  作者 巫发阳 余斌

  “双十一期间,我们的订单数量明显增长,每天至少有5000笔订单,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7000多单。”近日,走进江西抚州市南城县金山口工业园,“90后”米粉老板樊弘宇忙着联系物流公司,以便将一包包米粉尽快发往全国各地。

  “这几天忙疯了,饭都没来得及吃一口。”话还没说完,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樊弘宇从沙发上弹了起来,满脸歉意地走出去接电话。

  趁着接电话的间隙,记者在米粉生产车间转了转,各种机器马力全开地轰鸣着,经过粉碎、搅拌、挤压、切割、老化、清洗、烘干、包装等多道工序,一袋袋大米摇身变成米粉。

图为江西抚州市南城县米粉加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一辆货车停在工厂门口,手脚麻利的工人有条不紊地打包、搬运、装车,不一会,这辆货车就装得满满当当,司机关上侧面和后面的车门,方向盘一打,车子从工厂开到马路上,消失在视野中。

  “我们现在有3个工厂,每天可以生产45吨米粉,但还是供不应求。”樊弘宇说,他们主要生产过桥米线、螺蛳粉、砂锅粉、五谷杂粮粉等,这些产品颇受年轻人欢迎,所以卖得很好。

图为江西抚州市南城县米粉加工企业内,工人正在打包米粉。巫发阳 摄

  走进二楼的电商办公室,10多个年轻人正在电脑前忙碌着,或回复顾客消息、打印订单信息、对接快递物流。“我们的米粉,一半走线下供应给餐饮饭店,一半走线上卖给消费者。”樊弘宇补充。

  据了解,樊弘宇是南城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率先开始接触米粉电商,成功摸索出“线上+线下”的米粉销售模式。后来,南城县20多家米粉工厂纷纷开始“触网转型”,成百上千吨米粉搭乘电商“顺风车”去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家中。

  除了卖米粉,樊弘宇还做公益。“他很早就加入了南城县新联会,不仅经常参加公益活动,还会积极地捐款捐物,是个很有爱心的小伙子。”南城县委统战部副部长邱媛介绍。

图为江西抚州市南城县委统战部副部长邱媛(左一)在和樊弘宇了解米粉生产情况。巫发阳 摄

  在樊弘宇看来,“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加入南城县新联会不仅可以参与公益活动、回报社会,还可以和其他新媒体从业人员相互交流、拓展视野,创业路上少走些弯路。

  南城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不断完善新联会组织架构,健全工作机制、丰富活动载体,吸引更多有能力、有热情的新理事加入新联会,擦亮“新联助学奖”“新联益路行”等特色工作品牌,不断发挥新阶层人士优势作用,为南城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重点区域大气监督帮扶亮经验显成效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3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3月25日,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亚洲项目资深研究员包道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中两国之间有着巨大的文化交流潜力。例如,美国电影可以更广泛地在中国发行,中国电影可以更广泛地在美国发行并被美国观众接受。

韩媒:韩歌手朴宝蓝在朋友聚会中猝死 未发现轻生痕迹

假的毕竟真不了。事实上,项目申报、资金拨付并非一路畅通。比如,严华强曾提出:申报材料提供的均为复印件而非原件,无法证实项目是否符合准入条件。杨勇却不以为意,没有就项目的合法性、真实性、是否符合准入条件安排进行实质性审核,反倒加盖公章予以上报。

中方:将落实好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成果

“在我们看来,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可供AI训练的生命信息数据还不够多,理解还不够聪明导致的。”水木分子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乔木博士表示,“我们对博奥晶方的分子本草技术,在中药组方筛选、组方优化、功效成分筛选、复方功效评价、适应证预测、联合用药预测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充满信心。这次合作将有望推动中医药研究进入数据驱动、大模型赋能的新范式,为中医药研发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方案,甚至在合作中我们看到了反向推动人工智能创新模型范式发展与建立的可能。”

435个重大项目!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继续保持千亿投资规模

从1958年在首都剧场首演开始,《茶馆》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上演了六十余年,“一部茶馆,半部中国话剧发展史”,“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这些评价足以证明《茶馆》在话剧界的地位。经典与观众年年有约,但每次上演都产生“一票难求”的现象级抢票场面,今年为了满足更多观众的观演需求,北京人艺也首次在《茶馆》中采取实名制售票和观演。

中华慈孝文化节风华十载:四海同心 慈孝爱亲

由河北省中西医结合研究院贾振华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携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厦门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多个研究团队共同完成“肺疫病证治指导新冠病毒感染防治及应用”研究成果,荣获2024年度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